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的媒介。它以技术的创新价值不断创造文化的附加值,在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更新思想文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对农村文化产生了影响。 农村文化的发展一直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农村文化长期以来被认为过于传统,相对落后,需要改进。但作为一种文化本身,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在保持群体和谐的前提下追求个性和自由,并且在不断发展。所以农村和城市之间不存在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先进的科技总是遵循先城市后农村的规律,使得农村失去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使得新技术产生的文化附加值影响到了后来的农村,造成了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的虚假形象。 然而,作为一项新技术,物联网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城市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的发展,农村也在发展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是平等的。虽然还不成熟,但我们可以想象,再过几年,当城市人用智能手机查询交通信息、控制家用电器的时候,农民也会用智能手机管理农作物的自动灌溉和施肥。这将重新确立农村文化的高度。而不是像现在的家电下乡一样把城市里将要被淘汰的文化送到农村。这样,只有保证城乡之间的科技平等,实现文化上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影响,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物联网技术加速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时农业生产技术交流也加速了村落间的文化交流。在传统观念上达成共识,使得不同的乡镇有了更多的共同点。这也为解决农村医保、养老、留守儿童等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农村生活中,比如:个人信息的管理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也将有助于丰富农民的娱乐生活,加快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完成,产业化是实现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初始阶段,政府的作用是主要的。比如在农产品溯源中,提供的条码、识别设备、检测人员都需要政府的准备,而在产业化过程中,与农产品加工厂、超市的合作对接都需要政府买单。同时也要看到,产业化形成一定规模后,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更多的设备和人力需要企业的介入。虽然企业的介入会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但农业物联网产业同时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当生产规模越大,涉及领域越广的用户越多,平均成本就会下降。所以,笔者认为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的形成,总体上会降低农产品价格,是积极的。 同时,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也要注意其自身行业的复杂性,使同一环节中存在多个要素,如:同一种蔬菜在多个地区种植,多个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