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北智能农业

发布时间:2022/4/4 12:26:03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河北是农业大省。自1998年承担国家高技术计划(863)项目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来,智能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快速、简便、高效的农业推广运行模式、实现农业推广方式转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截至目前,河北省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开发了一个在线独立农业专家系统。

依托农业各学科成果和专家在长期科研生产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知识,利用863专家组推荐的平台,根据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对新技术的需求,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分析、收集、整理小麦、玉米、蔬菜、棉花、水稻、大豆的栽培模式和播种、品种选择、施肥、植保、灌溉等技术知识规律。整理出适合不同类型地区、不同产量水平、不同栽培条件和栽培要求的智能推理知识规则,进而开发出20多个联机和部分单机的农业专家系统。

根据区域布局,在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等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开发了适合不同类型地区的小麦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和优质高产高效玉米专家系统。在青县、定州、昌黎、正定、王度、丰南等蔬菜主产区县市。开发了河北省黄瓜、番茄、甜椒等主要蔬菜栽培技术专家系统。在棉花主产区黑龙港流域(沧州、衡水、邢台),开发了抗虫棉栽培专家系统。在沧州、衡水等大豆产区,开发了大豆高产优质栽培专家系统。在冀东水稻主产区唐山和秦皇岛,开发了水稻软盘育秧专家系统和稻田养蟹专家系统。特别是根据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发了无公害黄瓜栽培管理、无公害番茄栽培管理、辣椒栽培管理、优质专用小麦栽培管理、养牛管理等5个专家系统。累计数据库数241.8万,知识规则数3145条,模型数104个,视频文件23个,图片454个,超文本文件162个,具有较高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2.河北农业智能信息网开通运行。

河北农业智能信息网是国家863计划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是我省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省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站。河北农业智能信息网自1999年开发开通以来,为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快速、便捷、高效的作用,不断加强网站建设。经过两次改版升级,目前与全省11个地级市、100多个县(市)联网的河北农业智能信息网具备远程维护和移动办公功能,拥有分布在全省各地的近百名网站信息员。实现了全省农业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实现了农业技术的远程移动办公

本着长远发展的理念,为深化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和完善农业数据采集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农业数据采集交换系统应用软件,并于2003年11月初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该系统适用于采集各种农业基础数据,主要用途有:作为智能数据采集平台,可以采集各地区的农业基础数据;通过现有通信技术,实现全省农业数据的跨区域共享、交换和集成应用;通过定义映射关系,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它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层和数据分发层。该系统已在我省昌黎、三河、王度、丰南、沧县、邯郸、无极、进贤、正定、平泉、易县、景县、谷城、青县、任丘、南宫等16个重点示范县安装使用。农业数据采集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为实现我省农业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共享、传输和集成的自动化、电子化和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省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农业专家系统的全面深化开发和应用,实现我省农业管理决策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推广的快速、简便、科学、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使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智能网络中心成为我省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资源中心。

4.开发和使用农业智能语音电话系统,弥补计算机网络模式的不足。

为弥补计算机网络推广的不足,根据电话在农民中普及的实际情况,在王度、丰南、三河、沧县、藁城、无极、正定、进贤等15个示范县开发应用了农业智能语音电话系统。与“农技110”相结合,实现专家坐桌和自动应答相结合。一次咨询可以多次自动播放声音,节省了专家的时间,弥补了专家的信息量。让农民通过电话查询农业技术、农产品、农资,发布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销售、农资购买等信息,实现“全天候”服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大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普及率。

 5 建立长期定点观测试验站

  选择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特色的区域,在全省建立了 16 个定点观测网络基站。落实中心示范方 20个,中心示范方面积 25 万亩,开展定位系统观测,按照农业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规范要求,采集作物布局、历年面积、产量统计、高产典型、县乡村地名,及土壤、气候、肥料、品种、栽培、病虫草防治、灌水等数据、知识,共采集数据(包括图片资料等)320 万个,并通过安装使用的农业信息数据采集交换系统上传到河北省农业智能网络中心的中心数据库,为网上运行的农业专家系统及全省农业科技推广提供最新数据支持,实现智能化技术决策的时效性。网络基站一方面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智能网络信息技术优势,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6 举办多层次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培养发展智能农业信息应用队伍

  先后举办11 期全省智能农业信息高技术研修班,为全省各地培训农业专家系统开发骨干 556 人次,培养了一批具有农业和微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开发人员,为河北大面积应用推广农业信息高技术提供了人才准备。另外,以县市为单位举办县、乡、村微机操作员培训班 400 多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户 25000 人次。很多青年农民能利用网络做专家技术决策、发布农产品信息、搜索技术资料及新产品信息等,提高了他们的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农业信息意识。

  7 大力开展智能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通过开展集网上农业专家系统咨询服务、农业智能语音查询服务、网上综合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农技推广综合服务,1998~2003 年河北示范区累计推广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 8 512.7 多万亩,增加产量 14.2亿公斤,节约成本 11.1 亿元,总增收节支 21.7 亿元。其中在昌黎、丰南、望都、邯郸县、沧县、三河等 6 县(市)中心示范区,累计建立作物类示范总面积 557.6 多万亩,增加产量 3.2 亿公斤,节约成本 3.2 亿元,总增收节支 6.6 亿元;联网示范县(任丘、晋州、易县、青县、南宫、景县、无极、正定、故城)累计推广 1998.0 万亩,增加产量 4.5 亿公斤,节约成本 2.8 亿元,总增收节支 5.8 亿元;辐射推广区(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保定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累计推广 5 957.1 万亩,增加产量 6.5 亿公斤,节约成本 5.1 亿元,总增收节支 9.3 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1083.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