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农业物联网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将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各行各业的各种物体中并与互联网融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融合,通过对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管控,实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指出,社会经济资源应当按照边际效率最高的原则在市场之间进行配置。因此,衡量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源是否流向经营效率最佳的企业和行业。所以理论上效益应该和投入相对应,行业和企业的效益应该和他们的资源份额相对应。 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社会经济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必然带来更高的经济发展。农业物联网从两个方面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首先,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本身属于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它聚集了与零部件制造、信息系统规划、实施、运营管理、物联网服务业务相关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因此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和重要的地位。据专家估计,农业物联网产业规模是互联网产业的几十倍。虽然目前无法绝对准确的估算,但是这个行业所蕴含的资源富集能力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由于物联网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该领域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其次,农业物联网服务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除物联网产业以外的各领域现有资源的配置效率。原因在于农业物联网服务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经济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反应时间达到最短,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