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农到家庭农场——中国农业走出“小农困境”

发布时间:2022/4/4 12:29:14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隋唐以来中国的小农农业

小农是指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从事小于其能力的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小规模农业是指由小农经营的小规模农业。据经济学家、陈撰写的《中国土地制度史》介绍,秦汉南北朝时期土地关系并不紧张,农民经营规模为50-60亩。由于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农民无法耕种更多的土地,农业经营规模与农民的经营能力相匹配,处于合理水平。按照作者的定义,当时的农民不是小农。隋唐以后,中国人口增长快于耕地面积,加上农具、施肥等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地关系开始紧张,人多地少的局面日益明显。唐代实行均田制,上限为每户65亩,不考虑休耕,但农民的经营规模往往达不到这个上限。北宋初期,户均耕地40亩。南宋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迅速下降,农民的耕地面积大多在25亩以下。明清时期,户均耕地逐渐减少。到1936年,户均耕地只有18.4亩,农民人均耕地3.6亩。可以说,自隋唐以来,中国农民称为小农,小农农业开始形成。

建国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人地关系更加紧张,小农经营规模变小。目前中国农民人均耕地只有7.5亩,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不到日韩的1/2。因此,中国农业是典型的小农农业,低于人地关系的合理水平。另外,土地地块零散,每户7-8块,平均每块地只有1亩左右。广西等地很多农民都有十几二十块地,大部分地块面积只有几分,所以土地经营在小范围内特别高度分散。

据此,笔者的观点是,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几千年间,农民的经营规模在经济上逐渐下降到一个越来越不合理的低水平,农民拥有的耕种能力远远超过了他的实际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农民变成了典型的小农,农业变成了典型的小规模农业。

“小农的困境”

中国依靠集约农业来养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经营规模小导致经济不合理。户均10亩以下的小规模养殖,低于农业经营的合理规模,导致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单位面积的耕作、收获、施肥、农药喷洒等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小农农业不利于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压缩了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以种粮农民为例,一亩地单季收入200元左右,户均7.5亩的话收入不到2000元。劳动力成本由市场定价的,从事农业的视为个体户,农业收入视为工资性收入。笔者认为,中国小农农业陷入了小农低水平发展的困境,被称为“小农困境”

在现代社会,农产品的商品化日益明显。小农生产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外,还必须在市场上出售。小农农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在农业全球化的浪潮中,小农户很难像传统农业那样“独善其身”,他们的生产、需求、价格、效益都深受世界农业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粮食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市场,小农和小农农业的困境因国际市场的压力而加剧。小农户的困境,像一块巨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农业的步伐。

从小农到家庭农场:走出“小农困境”的出路

小农和家庭农场的重要区别在于经营规模的不同。如果农民的经营规模小于他们的劳动和管理能力,他们就是小农;如果大于其劳动和管理能力,则为家庭农场。小规模经营是小农的主要特征,也是造成“小农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旦农户经营规模达到与其劳动力和经营能力相匹配的合理水平,小农户就会走向家庭农场,农业经营状况就会改善,农业收入增加并与非农就业收入持平。以粮食生产为例,农业部的调查测算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播种面积100-120亩是区分小农和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经济作物不少于170亩,粮食作物不少于300亩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家庭农场和小农户都将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但适度规模以上的职业农民经营的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出“小农户困境”的载体,也是小农户农业脱胎换骨的方向。

目前,我国已逐步具备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社会条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成为必然。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非农产业充分就业。世界各国普遍将60%-70%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稳步转移,作为农业规模经营的启动条件。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通过逐步集中土地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将越来越明显。2012年,中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6亿,其中农民工超过1.6亿。大约有1.5亿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不会种地,将来也不会以种地为生。长此以往,他们有脱离农业和土地的可能。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郊区,以及中西部地区一些大量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地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已经具备。2013年底,中国

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达到3.4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26%。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家庭农场87.7万个,占比不到农户总数的1%,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平均经营规模200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

  制定家庭农场发展战略、培育家庭农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几年,江西省、江苏省、湖南省、苏州市等一些地区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出台了专门的财政补贴政策。中央层面可以在借鉴地方经验基础上拟定专门的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性文件,鼓励地方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发展。对家庭农场和小农(普通农户)的补贴支持政策应以一视同仁为主,但对小农成长为家庭农场应有倾斜性政策。建议国家农业补贴和农业开发项目应立专项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中央财政、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可以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制定出台专门引导支持农业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的补贴和项目。通过政策支持,打破“小农低水平发展困境”,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基本条件。需要强调的是,小农迈向家庭农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农业经营规模而强迫或诱导农民流转土地,不能简单归大堆、垒大户式地拼凑家庭农场。

微信扫一扫,信息早知道: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1216.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