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各行各业都迎来了互联网变现的巨大历史机遇。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应用技术,正在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可以快速传递信息,是党中央“四化同步”中信息化的主要载体。那么互联网的魅力在哪里呢?「互联网农业」能碰撞出哪些意想不到的金花? 1.传统农资流通渠道的变革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淘宝、天猫、JD.COM等新兴电子商务平台对传统的商品批发零售流通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日常用品甚至生产资料已经可以在网上购买。而农资流通的变化也在一天天地进行着。一些大型化肥和种子公司正在采用“在线订购,线下分销”的模式来改革他们的分销渠道。这种趋势一旦确立,势必对农资经销商的生存构成威胁。就像淘宝对实体店的改造,滴滴打车对出租车行业的改造都是必然的。 第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变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也在利用互联网提高运行效率。比如利用微信平台发送气象信息、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知识等。给认购的农民;还可以采用互联网视频的技术,聘请技术专家实现远程培训,降低农协和农民合作社的运营成本。 第三,农业生产过程的变革 目前,农产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一些有远见的农业企业已经采用二维码技术来跟踪记录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费者可以展示产品的生产过程信息,如品种、种植周期、农场、生产负责人等。只需用手机扫描贴在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方便消费者追溯和监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更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市场地位和品牌意识的确立。 第四,农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变 传统农产品一般以“批发-分销-零售”的模式销售,需要先集中再分散,过程成本占整个产品价格的比重比较高。结果就是农民不赚钱,消费者觉得价格贵。新的电子商务公司和网站的建立正在逐步改善这种情况。目前成功的农产品电商大多集中在干果上,比如“三只松鼠”的成功;而生鲜领域的果蔬等农产品电商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主要是物流环节成本高。但是,未来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一定是大势所趋。 扫一下微信,信息应该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