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和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决策。 依靠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两个人就可以种上千亩农田,农民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可以翻土、播种、除虫、灌溉、收割。这个在传统农业模式下无法想象的“神话”,将是“智慧农业”时代的常态,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创造农业出口价值的最重要手段。 打开手机戳几下。在几公里外的一个农场里,葡萄、花卉、蔬菜等作物都可以得到适当的灌溉。未来,杭州的农业生产将努力摆脱延续千年的“看天吃饭”的旧传统,进入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智能农业阶段。 去年,市农业局等部门投入200万元配套资金,在经济作物种植、生态健康养殖等领域建设了3个智慧农业示范区和8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日前,市农业局出台《2015年杭州智慧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方案》继续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近500万元。 申报指南 所有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均可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咨询申报,9月底前通过验收即可获得相应资助。今年市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近500万元。根据智慧应用在农业企业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和资助3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和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改造后的农场占地5000平方米,配备了一名工人。 样品 金池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这几天很忙,一边与荷兰机械公司确认智能环控系统改造方案,一边向农业主管部门申请2015年杭州智慧农业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在金塘乔司花卉生产基地,农业智能化程度已经很高:数万平方米的红掌种植大棚里,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大型通风湿帘设备会根据大棚内的温湿度自动调节;在温室的过道上,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的生净水器,浇花的水被这些净水器过滤的如此纯净,几乎可以喝了. 但这并没有让胡满意。他想让农场更“工厂化”。按照计划,到明年初,基地三期将全面实施温室内部智能环控系统、自动智能给盆系统、潮汐灌溉系统的综合应用。 “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是‘人不动花’。智能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后,就是‘花在动’了。花的运动、浇水、施肥的所有过程都可以通过苗床自动平移系统、机械手等智能设备来实现。”胡对说:很少有人知道,几个看似轻描淡写的介绍背后,投入的资金高达2000多万元。 这不是胡对的第一次改造。他是花链“天堂鸟”的主人。2006年,花卉生意兴隆,胡看到花卉种植的市场前景,开始种植蝴蝶兰和红掌。不到10年,金色池塘每年能卖出50万盆蝴蝶兰和100万盆红掌,成为江浙沪地区最大的红掌产销地。“如果我今天不进行智能更新,三五年后我会后悔,到时候就没有机会更新了。” 大投入能得到什么?在做决定之前,他很谨慎 除了以上原因,真正让胡下定决心进行技术改造的,是杭州这两年大力扶持智慧农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智慧农业带来的产品升级。 “很多现代农业企业申请了杭州智慧农业专项扶持资金,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也是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一种引导和鼓励,给了我们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信心。”胡对说: 力争成为长三角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对新装备改造寄予厚望的不仅仅是胡。近年来,杭州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像金色池塘一样做好转型升级。 “提高设施智能化水平,不仅能给现代农业企业带来明显的提质增效,还能为其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奠定基础。这是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积极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市农业局工业信息处副处长李冯说。 日前,市农业局发布《2015年杭州智慧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方案》,继续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清晰的计划: 杭州市辖区内的涉农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形成先进适用的物联网应用模式的,可以申请认定为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 如果将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和网络技术、自动控制和辅助决策支持技术集成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可以申请认定为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园区。 “我们希望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进一步有序推进我市农业生产和监管的智能化应用,提升我市农业的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到2017年,我们希望建成30个左右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和6个左右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建成1-2个智慧农业标杆示范园区,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涂国兴说。 扫一下微信,信息应该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