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6年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4/4 12:46:41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各省、自治区农业厅(委、局)、财政厅(局)(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
为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第一,总体思路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绿色生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农民自愿原则,以镰刀弯地区为主、黄淮海地区为辅,以“粮改饲”、“稻改豆”为主要途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种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和粮。
二。实施范围和任务目标
(一)继续实施“以粮代饲”试点。选择玉米种植面积大、牛羊养殖基础好、调整种植结构意愿强的县作为试点县,实行整县推进,采取以养代种的方式推进试点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或与农户协议收购的方式,开展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和豆类等饲草作物。收获加工后,以青贮饲料产品的形式在当地由牛羊等草食动物转化,引导试点地区牛羊养殖由玉米颗粒饲养适度转变为全株青贮饲养。
2016年,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开展600万亩“粮改饲”试点。
(二)启动实施“稻改豆”试点。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以玉米改种大豆为主,兼顾改种马铃薯、饲草、杂粮杂豆、油料等作物。“一主”是以玉米大豆轮作为基础,发挥大豆根瘤菌固氮养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大豆供给的作用。“四辅”:一辅,玉米土豆轮作。改变连作,减少土传病虫害(晚疫病),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结构。第二,玉米和饲料作物轮作。根据固种促种的原则,粮食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料油菜等饲料作物轮作,以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第三,玉米和杂粮豆类轮作。实施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等耐旱、瘠薄、耗水量低的作物轮作,减少灌溉用水,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第四,玉米和油料作物轮作。玉米与花生、向日葵(5.130,-0.02,-0.39%)和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
2016年,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自治区)实施“稻改豆”试点,覆盖面积500万亩。
第三,支持的方式
中央政府将拨出部分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粮改饲”试点以具有规模化青贮饲草储存能力的大型草食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为支撑,兼顾有稳定青贮饲草供销订单的专业储存企业(合作社)。在“稻改豆”试点中,补贴标准要与不同作物的收益平衡点挂钩,互动调整,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扶持对象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结合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粮改饲”和“稻改种”的具体补贴内容、对象、标准和运作方式
(1)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要因地制宜确定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内容,科学筛选确定试点县,及时制定省级试点方案,与农业部财务司、财政部农业司沟通,于2016年7月31日前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试点县要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整合各方面力量,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导、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原则,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确保试点效果。请于2017年1月31日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送农业部、财政部。
(2)加强宣传引导。试点县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具体要求,不搞指令性任务安排或指定性行政推广。要注意总结和推广各地试点工作的好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
(3)加强指导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方案。及时开展关键环节技术指导,集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让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确保农民“愿意改变、可持续”。
(4)加强资金监管。省级农业和财政部门要加快建立试点县绩效评价机制,及时了解试点推进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监管,对试点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工作不力、资金使用管理严重违规的试点县,要坚决退出试点范围。
农业部和财政部办公厅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1544.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