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向前来考察的农业企业人员介绍农产品溯源技术。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物联网等应用技术,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帮助现代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宁夏50多家涉农企业、200多种农产品实现了在线监测。同时,宁夏在农业园区推广互联网智能应用管理系统,对大棚内空气湿度、温度、植物生长等信息进行监控,实现了大棚的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携手”,将引领宁夏现代农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12月20日,贺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工作人员通过集控室内的远程监控系统,实时调节各个大棚的通风和采光。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物联网等应用技术,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帮助现代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宁夏50多家涉农企业、200多种农产品实现了在线监测。同时,宁夏在农业园区推广互联网智能应用管理系统,对大棚内空气湿度、温度、植物生长等信息进行监控,实现了大棚的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携手”,将引领宁夏现代农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12月20日,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养牛场奶牛养殖情况。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物联网等应用技术,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帮助现代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宁夏50多家涉农企业、200多种农产品实现了在线监测。同时,宁夏在农业园区推广互联网智能应用管理系统,对大棚内空气湿度、温度、植物生长等信息进行监控,实现了大棚的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携手”,将引领宁夏现代农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新华社记者彭摄
12月20日,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实时控制温室内百叶窗的升降,以控制照明。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物联网等应用技术,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帮助现代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宁夏50多家涉农企业、200多种农产品实现了在线监测。同时,宁夏在农业园区推广互联网智能应用管理系统,对大棚内空气湿度、温度、植物生长等信息进行监控,实现了大棚的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携手”,将引领宁夏现代农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