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2/4/4 12:58:24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近日,记者在杭州三道桥镇程妮村盐碱地改造示范园看到,一台大型机器正在铺设暗管,开沟、铺管、填砂等工序一次性完成。
这里正在实施的是改盐增草(饲养)工程。3 ~ 5年后,白色的盐碱沙滩会披上绿色的衣裳。
近年来,杭州在发展现代农牧业过程中,借助科技擦亮农业金字招牌,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治理盐碱地,提高土壤质量
今年开春以来,大型机械和科技人员的进驻,让程妮村荒废多年的盐碱滩一下子热闹起来。杭州向贫瘠的盐碱地发起了冲锋。
“夏秋是水,冬春是白。风吹白粉,谓无粮。”一个广为流传的话语道出了盐碱地对农业的危害。“程妮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过去,这里是盐碱地。那些年我试着种过,都抓不住苗,更别说产量了。”一位当地农民对以前的情景记忆犹新。“如果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好土地上,增加收入。”
控肥增效绿色增收
杭州共有耕地137万亩,其中盐碱地占56%以上,达到77.38万亩。2016年,杭后积极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接,签订“共建旗”协议,共同实施地下管道排盐工程。程妮村1300亩盐碱地被纳入项目区,中国盐碱地改良首席专家杨劲松亲自指导试验示范。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明沟排盐技术相比,地下管道排盐技术具有脱盐快、节水、不占地等优点。能使土壤快速脱盐,有效提高耕地质量。脱盐周期从5 ~ 10年缩短到2 ~ 3年。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姚荣江告诉记者,暗管排盐盐碱地改造工程技术体系由一系列关键技术、设备、产品等组成。如管道排盐技术(海水淡化)、精准调理与土壤改良(栽培)、绿色生态工业技术(种植)。此外,未来研发的智能排盐及控制工程设备也将在该核心实验区进行示范应用。
盐碱地的改造,让守着自己的地块多年却无法耕种的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科技好,一到两年后,这些地方就有收入了。”
2015年,杭后被自治区农牧厅评选为全区首批控肥(化肥)增效示范区。公园选在头道桥镇联增村建设。同年开展控肥增效试验、面源污染控制试验、盐改增粮试验等项目56个328亩,示范项目36个2700亩。
控肥增效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当地农民种植、施肥、用水的旧观念。曾村村民刘培新不仅是示范园种植大户,还是科普示范户。“每亩补贴500元,农家肥、种子、地膜、配方肥免费提供,科技专家手把手指导。长出来的庄稼就是不一样!以前很难抓苗的葵花地,亩产只有400斤。控肥增效项目实施后,近两年土壤质量明显改善,且
“打造全区一流科技示范旗”是自2004年以来与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共同打造科技示范旗的总体目标。10多位专家蹲点论证,一大批先进的农业增产增效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种下了杭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有了新品种、新技术,收入就高了。去年5亩多的燕麦草改种西兰花,每亩收入达到3800元,单西兰花就卖了2800多元。3亩豌豆、向日葵平均每亩收入2000元以上。今年我的地基本上发展成了试验田。”头道桥镇民建三组王广文依托园区试验示范,收入居全村前列,带动更多农民参与试验示范。
二道桥镇东方红村习惯常规种植的村民,今年也挑战高端,大面积种植富硒小麦。二道桥镇万亩富硒小麦优化结构绿色产业园示范区1200亩,全部是订单富硒小麦,辐射带动1万多亩。小麦收割后,改种草木樨,喂养,还田,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预计每亩收益超过500元。
与科研生产对接,与专家农民对接,各种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和成果叠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动力源。今年开展示范园区13个,面积2.9万亩,辐射带动35万亩,试验564个,示范15个。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2032.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