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三大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2/4/4 13:02:26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年初以来,吉林省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抓重点、抓亮点、补短板、建典型、强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支柱”。全省农业现代化取得丰硕成果。
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与优化生产结构。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调减粮食玉米221.1万亩,增加水稻50万亩,大豆88.76万亩,杂粮杂豆27.39万亩,花生12.61万亩,粮代饲20万亩,蔬菜、马铃薯、中药材22.34万亩。两年累计压减553.68万亩,超额完成压减目标。据调查评估和专家预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再次突破700亿斤。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正常年份稳定在7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
棚膜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今年,全省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增加32万亩,累计达到146万亩,同比增长28%。全省园艺特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75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人参、食用菌产值大幅提升。特色园艺产品加工产值达到900亿元,同比增长15%。
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改善。启动《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产地农产品初加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试点建设。五年来,共投入财政补贴资金2.2亿元用于初加工设施建设,建成储存窖4400座,增加储存保鲜能力33.44万吨。今年,玉米加工行业的重点企业正在全力生产,加工量增加了20%,平均利润增加了近一倍。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00亿元,同比增长7.5%以上。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突出龙头企业培育,实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开认定。预计到年底,龙头企业将达到5700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突破530家,超亿元企业发展到280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利润120亿元。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到85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镇61个。
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培育休闲农庄、农场等休闲农业龙头,推动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发展。今年将建设6个县,整体示范农村三产融合。截至目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示范点15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个,三星级示范企业35家。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继续整合省发改委千亿斤粮食项目和省国土农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两年累计投资63.9亿元,率先安排
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实现基础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药施用量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手机信息服务全覆盖。农田灭鼠1600万亩,生物灭虫3340万亩,航空作业300万亩。“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到5家。玉树等4个县黑土地保护利用扎实推进,年底前完成三年试点任务。
五区三园建设陆续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序推进。长春市和8个县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舒兰市和通化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
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经营规模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236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7.56%,从事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6.8万户。建成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881个,覆盖县村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制定全省统一标准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备案制度,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进入各级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选择1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德惠市等16个县(市、区)创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示范县。
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完成基础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建设,全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新增标准化信息服务站7362个。建成了省级智能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玉米、水稻、设施蔬菜、人参、杂粮杂豆五大产业的物联网技术服务体系。全省共建成9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可实现包括视频数据在内的15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预警处理。推广应用51万户“益农宝”手机客户端用户。2316信息服务每年为农民减负增收约15亿元。开展农资下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开发建设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销售各类农产品20.42亿元,其中Plough.com累计交易额达到2.53亿元。
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加强。推进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食用菌、吉林玉米、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吉字号”品牌建设。启动美禾大米、松原小米、扶余四朵红花、双阳梅花鹿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黄松店黑木耳等5个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百个区域公用品牌”、长白山人参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2017年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建设,经质监部门颁布的农业地方标准5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合格率分别为97.8%、100%、100%。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1900多个,监测面积达1150万亩。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6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9个、省级安全县11个,创建蔬菜、水果标准化示范园500多个。农资打假和农药专项抽查成效明显。

  三大体系建设的强力推进,使吉林省农业农村活力动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92.9元,同比增长5.7%,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标。与此同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来源:新农网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2209.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