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种地?怎么种田?太仓黄荆“智慧农业”展现农业现代化新景象

发布时间:2022/4/4 13:03:11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太仓以北,长江之滨,黄荆现代农业园区生机勃勃:“农业先行”;
这个粮仓是用95后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小伙伴们做起了农机,搞晾晒,玩起了物联网,“驯服”了新设备,青春的力量种下了无限的希望;
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不同寻常的农产品。出口蔬菜基地的西兰花、豌豆、菠菜成了海外市场的“香饽饽”,“价值高”的农产品带来了土地的“高产值”;
这个园林是当地宝贵的生态空间,也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独特资源。
农业园区西北角的鸭绿村,是讲述“农业有奔头”的闪亮主角,也是诠释“田间有希望”的生动注脚。
一位95岁的老人从祖父手中接过了耕作的接力棒。
采访当天,农业园区农机仓库旁的空地上,正在进行教学演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几个小伙子试图“驯服”一台刚刚“列装”的新型农业装备。
人群中,一个戴眼镜的大男孩屡败屡战。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能够控制新设备了。我看到他双手握着农机慢慢后退。平坦的土地上,一条宽约一米、覆盖着一层黑色薄膜的田埂渐渐成功。
“这是一种小型起垄和覆膜一体化农业机械。不好控制,感觉比开车还难。”何家成,95后,男孩,鸭绿江村土生土长。
魏培生,何家成身上一个特殊的“标签”,代表着他——名新型职业农民的特殊“身份”。这是太仓联合专业农业学校精心培育的一批生产精英、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的农业“新生力量”。
在过去的两年里,三个农业培训生来到了鸭绿江村。何家成说:“种地一点也不简单。学校是在平地上开农机,不可能真的下地。”
何家成刚下地,意外连连:夏天忙着插秧时,插秧机卡在水田里;犁地时用力不当,犁破损.除了意外,还有辛酸。秋收的时候,从割稻子到种小麦40多天,他和朋友每天都加班加点,特别是稻谷晒干的时候,人24小时跟在机器后面。
何家成的父母一直在企业上班,没种过什么地。何家成只能向爷爷何伟新讨教种田的方法。这位72岁的“老人”仍然让他的私人预订服务员看起来很好。
看着孙子开着新农机在地里干活,何伟新说:“我种了几十年地,从没开过农机!以后种地只能靠年轻人了!”
何家成从爷爷手中接过了种地的接力棒。面对这片土地,何家成有希望,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龄人相比,现在的待遇有点低;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五年合同期满后,你还想在这里工作吗.
“智慧农业”展现农业现代化新景象
谁来种田?怎么种田?面对这个时代,规模化经营、机械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是大势所趋。
2010年,鸭绿村顺应大势,成立了亚峰农场专业合作社。村里50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到村里集体自办。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三位农业学员“茁壮成长”,村里划出60亩农田供他们“练手”。何家成说:“目前各种农业机械基本都能做。”
黄镇农技站副站长倪学荣说:“目前农民年龄偏大,说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标准化、机械化发展的要求。目前黄荆镇有20个95后农委,从上到下都寄予厚望。”
种好田,光有“何家成”是不够的,还有als
倪学荣说,今年选择西兰花、菠菜、白菜三种蔬菜作为试点,引进一整套小型农业机械,覆盖整地、播种、移栽的种植全过程。何家成“做”的小型起垄覆膜一体化农机是项目的一部分,生产效率可提高30%-40%。倪学荣说,“机器稍加改装,还可以增加收割菠菜的功能。”
根据计算,一台进口播种机每天可以处理大约30个劳动力。一年下来,平均每亩成本200多元。据农机供应商的技术人员介绍,之前已经进行过种植鸡毛菜的试验。由于均匀播种,不仅节省了种子用量,而且平均亩产增加了150公斤。
花园里还植入了信息和自动化“智慧”。在农业园里,“智慧农业”浓缩成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场景”:鼠标变成农具,田间地头进入屏幕。
在园内农产品直销中心的显示屏上,大棚内果蔬生产的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湿度等指标一目了然。农业培训生范颖丹,能控制湿帘风机、喷雾滴灌、内外遮阳、顶侧窗、采暖照明等。只需点击一下鼠标。
一条“回”字形风光带,环绕着农业旅游一体化的“蓝海”。
“搞农业,必须回答一个现实问题:纯农业利润低,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仅受农作物产量限制。”倪学荣算了一笔账,稻麦田一年每亩纯收入不超过800元;根据基地蔬菜品种不同,高的平均每亩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低的平均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
提升农业附加值,农旅融合是一片“蓝海”。
黄荆现代农业园共有连片农田1.5万亩,分属鸭绿江村、孟河村、曹杨村和孙桥村。走在园区主干道上,鸭绿江村的休闲采摘、孟河村的吴家湾花海、曹杨村的红色旅游、孙桥村的原生态冬桃林、四村一品的农业旅游项目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环镇副镇长杨翠珠说,“我们把整个农业园区划分为五个功能区,目的是把四个村聚在一起,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方式从直销到农旅融合的转变,让游客想来、玩得开心、玩后留下,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去年底,连接4个村、周边1.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回”字形农业旅游景区带正式建成。农业也形成了以生态水稻种植为基础,以设施农业、现代园艺、经济水果为重点,以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的新农业版图。
如今,借助农业园的平台,各村统一注册商标,统一设计包装,同类产品统一质量标准,做到了质量有保障,产品有品牌,产业有效益。目前,该农业园区已打造出“黄京达”米”“鹿杨果蔬”“孙家桥草莓”等9个品牌。

  2017年,农业园农产品直销中心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超220万元。同时,农业园带动了周边15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为周边350多名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来源:苏州新闻网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2241.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