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不能照搬城?

发布时间:2022/4/4 13:27:21您的位置: >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 > 正文

农业部信息中心负责人就县级农村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答记者问时表示,评价县级农村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要认识到农业与农村、工业与城市的差异,不能生搬硬套,要准确把握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科学运用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

该负责人表示,评价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为认真落实部领导关于开展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的指示,在2019年4月20-21日召开的农业展望大会上发布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决定组织开展2018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估工作。

该负责人指出,对上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和评估,可以衡量全国、各省(区、市)、各市(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为各县(市、区)查找自身发展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从而进一步引起县级党委政府对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挖掘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大力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哪些考虑,主要指标有哪些?对此,该负责人表示,以县为单位评价农村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必须认识到农业与农村、产业与城市的差异,不能生搬硬套。要准确把握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科学应用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一套简单易行、能体现阶段性特征、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坚持结果导向,加强过程管理加以引导。

评价指标总分100分,分为发展环境(20%,指权重,下同)、基础支撑(10%)、信息消费(10%)、生产信息化(20%)、商务信息化(20%)、乡村治理信息化(10%)、服务信息化(10%)等7个一级指标,评价指标充分借鉴和吸收了现有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试点评价和农业信息化监测调查体系研究的相关工作成果, 对标“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结合我部机构职能调整拓展,设计以关键绩效KPI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擦亮县域数字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挥棒”。 指标力求反映现实,但不求完美,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来源可靠性和科学评价,同时充分体现。指数突出重点,数字农业农村首先要突出农业生产。在实际发展中,农村电子商务是数字农业农村的重要突破点,应突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时也考虑乡村治理。

如何评价农村地区县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该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落后于化工、水利和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缺乏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抓手。比如,水利部创新推出“湖长制”、“河长制”,构建省市县村五级管理体系,生态环境部中央环保督察机制,都压实了责任,创新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成效显著。因此,应借鉴有关部门的成功做法,摒弃管理就是工程、分钱的旧观念,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手段,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高度重视县级农村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使之成为衡量和引导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的“指挥棒”。 并帮助我们进行自我评估,找到差距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实现主动整改。 可以预期,做好县级农村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估,可能比单纯申请项目、争取投资更直接有效地推动农村数字农业发展。

同时,关于本次评审工作中创新项目申报时的注意事项,该负责人表示,具体申报主要体现四个方面。首先是项目的基础。项目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农业农村工作相结合的紧密性,突出重要性、针对性和新颖性,目标任务要明确。二是组织实施。从重点实施方案、组织领导、工作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反映实践。三是要出成果。预计实现目标,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推广应用。创新项目的可持续性、推广应用价值及其在相关单位(场所)的推广情况。创新项目的评价也给100分。以上四个方面分别是20分、30分、40分、10分。农业部要求申报材料简明扼要,每个项目总字数不超过1500字。然后组织专家评审,在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发布一批最具推广价值的农村数字农业重要技术、产品和模式。【中国新闻网】

微物联
本文网址:http://www.weiwulian.cn/news/2449.html

微物联:全生态物联网项目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软件协同物联网硬件的项目开发。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IOT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产业、物联网农业,助力传统产业到智能物联网化的升级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

全国热线电话

0531-86088957

周一到周六8:00-21:00(北京时间)

  • 业务合作:1761613580@qq.com

  • 微信联系:SEOCEO

Copyright 2015 - 2022

微物联 W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物联网/www.weiwulian.cn/鲁ICP备1800802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