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物联网的兴起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气候复杂多变。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然而,客户端并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是扩展到任何需要实时管理的商品和对象。 农业物联网是指将网络技术、感应技术和应用开发技术相结合,及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等环境信息,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发送到中央监控器,将数据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显示给用户。用户可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大棚卷膜、卷帘、滴灌的自动控制条件。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今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时采集和处理农业现场、养殖业及相应病虫害的各种信息。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包括3360监测作物灌溉、畜禽环境状况、土壤气候变化和大面积地表检测,采集温度、风损、湿度、大气、降雨、土壤湿度、土壤pH值等。从而进行科学预测,帮助农民减灾抗灾,进行科学种植,提高农村农业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在政府、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一些地区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很多地方利用温度、湿度、气敏、光照等各种传感器来控制蔬菜生长的全过程,以保证蔬菜生长的绿色、有机生产。 还有监测农作物长势、畜禽、水产养殖等的地方。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准确感知和及时反馈,提高农业决策和指挥水平。一些地方应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实现农业药、水、肥、用工的精准控制,减少浪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架构在农业中的应用一般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上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到目前为止,业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早期的物联网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物品流通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物联网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指将具有一定感知、计算和执行能力的智能芯片和软件排列在物体中,使其成为“智能物体”,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作和处理,从而实现任意物体与人之间的互联。因此,严格意义上的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包括RFID设备、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扫描仪等)将任何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的网络。)按照约定的协议标准,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近年来,物联网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卓有成效。以温室监控为例,其关键技术包括温室控制模式和PC监控系统。其中,PC监控系统采用由主控计算机、现场微处理器、一系列传感器、执行器和总线型数字通信网络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管理 此外,该监控系统还具有环境综合控制、肥水灌溉决策与控制、应急处理和信息处理等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实时处理,为现代农业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RFID的物联网架构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从毒奶粉到地沟油,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农产品来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控制和监控到最终消费的追溯体系,保障产品安全,成为消费者关心的话题。随着RFID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为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基础保障。RFID技术在中国有一些应用实例。早在2007年,我国就建立了肉牛生产过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还完成了基于RFID的生猪过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已在国内多个大城市推广应用,实现了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全过程监控和跟踪,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为整个奥运会的食品供应提供了安全保障,从而为物联网在中国农业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