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土壤,蔬菜幼苗只能靠营养液生长成熟。日前,泉州市政府和CPPCC督察提出了《关于推进我市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关于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管能力》重点建议。记者全程跟踪,见证了我市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新成果。
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力喝营养液,蔬菜可以在秧板上生长。
大棚里种植了大量无公害蔬菜。
在石狮市海狮果蔬合作社的一个大棚里,无土栽培的大白菜根部覆盖着海绵,放在指定的木板上。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些小白菜的种植采用了新技术,通过专门的系统实时监测小白菜的生长需求和周边环境,然后自动给小白菜浇水,添加营养液,通过感知温室内的室温自动调节温度。一个月后,大白菜就可以收割了,送到中心城区的各大超市。“在1600平方米的温室里,可以收获11万棵大白菜。”
工作人员所说的新技术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不仅是大白菜,黄瓜、上海青、水果等无公害农产品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产量,降低人工成本。
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力喝营养液,蔬菜可以在秧板上生长。
蔬菜通过海绵吸收营养液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为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该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优惠政策,提出每年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企业,将智能监控、物联网、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蔬菜、水果、食用菌、牲畜等各种养殖业。在远程监控、自动控制、精准作业、精细饲喂等方面开展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每年评选10家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示范企业,给予每家企业3万元奖励。
投资300万元建设农产品追溯系统
今年,泉州市财政部门计划安排300万元用于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中药材、粮食等七大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目前正在申报中。
据统计,全市已有164家生产主体纳入全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产源头到产品投放市场前的追溯管理。
名词解释
农业物联网
即在温室控制系统中,利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等设备来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物理参数。通过远程控制,技术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检测和控制,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