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智能灌溉系统为核心技术的中以农业合作示范项目落户蓟县渔阳镇。通过引入新的品种和技术,将智能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开启全域旅游新篇章。
“这么重!很辛苦,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轻。我以为只有二三十斤。搬一次要七八十斤。固体的东西很重。”
在渔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西瓜地里,游客文刚正试图拿起一个大西瓜,他吃力的样子引来一阵笑声。这种瓜重饱满的西瓜,是渔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引进的新品种3354新红宝。
于震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员刘说,“土壤和肥料合适的话,大的能长到130、40斤,我们这一带一般都是七八十斤。”
为了保持完美的瓜形和外观,大棚里的西瓜都是用纸箱扣住,下面平铺。一般西瓜开花结果需要30多天,而这个西瓜需要50多天。生长周期长,口感更好,市场价格非常高。于震现代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工人张德山说:“主要是防止阳光直射瓜皮,颜色不好看。我们一个一个卖这个。属于礼品瓜,500元一个。市面上很少见,缺的就是贵。种这么大的瓜不容易。”中农合作示范项目引进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及配套技术,种植的农产品质量达到出口欧洲的标准,是渔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一期重点建设的高效产业区。该园区总占地面积1180亩,由天津裕丰绿创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位于渔阳镇白庄子村东,涉及三家店、白庄子、仓上屯、东马坊、西马坊五个村。该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和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800多亩田地种植了西瓜、辣椒、茄子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
于震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员杨树江说:“这个阀门是用来烧水的。这是主管道,这是支管。打开后会直接进入滴灌;这里有一个大锅。填在这里,脂肪就会进去,滴在幼苗下面。”
于震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发展高端休闲农业”为定位,是集农业生产科研示范、农产品流通加工、农业休闲体验度假、农耕文化挖掘传承为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一体化产业项目。项目规划建设湿地生态观光区、农业休闲体验区、管理服务区、创意休闲区、精品展示区、加工配送区、循环经济区、高效产业区“两区六区”。通过实施生态种植、设施种植和循环生态发展模式和技术,彻底实现清洁生产和无污染排放,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保护库区农田和水生态系统,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整体运营后,将实现园区、社区、景区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产业整合、产业拉动、示范带动,实现项目自身效益、农民收入、农村集体效益、社会综合效益的共赢。
于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李自行说:“我们现在靠着天津的大水缸,于桥水库3354;依托神山和乾隆宫,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区域旅游。我们会